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

易武古茶山 - 中國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之一

  易武古茶山位於勐臘縣易武鄉,平均海拔1400米,年平均溫度17.7℃左右,年降雨量在1800-2100毫米之間,是大葉種普洱茶理想的生長地。位於東徑101°21′20″—101°35′54″,北緯21°21′10″—22°5′20″。海拔656—2023米,東面中部高,南北西三面低。

  
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海拔1433米,最低的納么田點海拔為730米。海拔差異大,氣候立體型,不同小區氣候條件,造成了不同的生態環境,使之具有溫暖、較溫暖型兩種氣候特點。易武常年日照充足,雨量充沛,平均日照時數1600—2200小時,年降雨900—1600毫米,年平均氣溫常保持17.7℃,土肥、年活動積溫6000℃以上,利於茶樹生長的溫度15—23℃,一年200天以上。使易武成為森林覆蓋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區域之一。縱觀易武地形、地勢、地貌,山多谷多,海拔900米以下熱帶氣候的地區約占全鄉面積的20—30%,其余為海拔900—2023米的亞熱帶氣候山區。全區山高霧重,土地肥沃,溫熱多雨,熱量丰富,雨量充沛,是種植茶葉的理想之地。

  《鎮越縣志》對易武地理位置,有這樣記載:“由易武至東北江城七站,由易武至正西寧洱十 站,由易武至西北思茅八站,由易武至西邊車里(即今景洪)六站,由易武至西南猛棒六站,由易武東南至慕磨丁八站,由易武正東至烏得四站,至仙西里五站。” 那里過去交通極為閉塞,在這本“縣志”里,還有着這樣一段記載:“縣屬各干道寬僅八尺,全是土路,在懸岩絕壁處,亦有三尺者,因地熱所限耳。”

  “山山有茶樹,寨寨都種茶”,這是易武鎮古茶山的真實寫照。在所轄3個村委會的多數自然村寨不論是中低海拔的山谷還是高海拔山梁,都有疏密不一的古茶樹古茶園分布。全鎮擁有古茶樹古茶園總面積1.4萬畝(含部分矮化低改老茶園),主要集中分布於麻黑、易武兩個村委會的各個老茶山,樹齡最高的水洞栽培型大茶樹,樹高10.33米、莖圍1.06米,約有700多歲。古茶樹茶種群體較純,大都屬普洱茶種(學名:阿薩姆種CamelliaslneSlSvarassamlca),有少數為勐臘種。古茶樹主要分布在海拔910-1463米之間的古茶山地區,樹齡高的基本上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、植被較完好的古茶山。并有東、南、北三面分布多而西面少的特點,這與自然山勢和人群聚居分布有關。

  易武自古就以出好茶、出名優茶而著名。據茶葉質量檢測數據表明,這里古樹茶葉品質優良的主要因素是:
  1.植被保護較完整,生態環境平衡,大氣無任何污染,古茶樹、古茶園四周森林茂密,山青水秀,養分充足,極有利於茶樹的自然生長。
  2.氣候溼熱,光、熱、水、土自然條件優越,使這里的古茶樹常年生機盎然,發芽早,育芽能力強,芽肥大葉身葉背茸毛多顯毫。年可發多輪多次,年生長期長近10個月,2月下旬開釆,11月中旬結束。
  3.內含物丰富,在相同條件下測試,易武古茶園茶葉的茶多酚、水浸出物、兒茶素指標,明顯高於其他產茶區的同類品種茶葉。易武茶山所產的茶葉屬大葉種茶,外形條索粗壯肥大,茶味濃郁,適宜於制成普洱茶,經久藏后,其湯色褐紅,陳香活現。尤其是陳舊的易武春芽,湯色紅潤耐泡,葉底呈現褐紅色,乃普洱散茶中之極品。


  代表性古茶樹有:易武村落水洞茶王樹、銅箐河灑代大茶樹、刮風寨大茶樹。古茶樹特點為:茶樹分枝密,葉均水平着生;分枝級數較多,最多達四級;葉形多為長橢圓形,葉莖楔型,葉長葉寬脈對;色澤為綠或深綠色。

參考資料:

易武古茶山-易武古茶山介绍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