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

我所認知的茶禪

2019-03-03 update - 補充說明


    常聽人講"茶禪"這個詞,但未曾找到令我滿意的解釋。經多方摸索,歸納個人心得如下:

    首先來探索何謂 "禪"?

    一般來說,禪定是修行人的境界。比較白話的說法,就是 "精神的專注能力"(這個說法雖然不完整,只是相近)。在各種宗教領域,有所領悟的修行人,都或多或少有某種程度的禪定。

    禪定的境界,約可畫分成幾個階段:
初禪正受時聲刺寂滅,
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,
三禪正受時喜刺寂滅,
四禪正受時息刺寂滅。

喝茶時,符合以上的禪定境界,應該就是所謂的 "茶禪" 了。

    而四禪在佛法中的應用,必須在苦集滅道的思惟中,配合四念處(身、受、心、法,請參考 "中阿含九八經")來實踐:
  • 身念處 - 喝茶的行為。
  • 受念處 - 茶好喝或不好喝。
  • 心念處 - 愛喝或不愛喝茶。
  • 法念處 - 抽離上面三者相關的部分, 剩下 "喝茶" 這件事就是法。 用佛法來檢視自身對佛法的實踐。

    所修習的成果,可以從修得的果位(請參考金剛經)來判斷:
  • 初果 - 須陀洹 (七有 - 就是七次往返天上人間,這是須陀洹果,已斷身見戒取疑,已證四不壞淨,已得法眼淨。)
  • 二果 - 斯陀含 (就是身見、戒取、疑,已斷,貪瞋癡薄,再一往返天上人間的果位。)
  • 三果 - 阿那含 (信解脫 - 若有比丘一向決定信佛法眾,隨所聞法,以慧觀忍,不如見到 @ 中阿含一九五經)
  • 四果 - 阿羅漢 (俱分解脫 - 心解脫時具足慧解脫和身證)

    別誤會,本人資質愚魯,尚在學習中,還沒證得禪定樂。只是愛喝茶而已。

[補充說明 ]
雜阿含六五三經:
若比丘於彼五根增上明利滿足者,得阿羅漢俱分解脫,若軟若劣者,得身證,於彼若軟若劣,得見到,於彼若軟若劣,得信解脫,於彼若軟若劣,得一種,於彼若軟若劣,得斯陀含,於彼若軟若劣,得家家,於彼若軟若劣,得七有,於彼若軟若劣,得法行,於彼若軟若劣得信行,是名比丘根波羅蜜,因緣知果波羅蜜,果波羅蜜因緣知人波羅蜜,如是滿足者作滿足事,減少者作減少事,彼諸根則不空無果。若無此諸根者,我說彼為作凡夫數。


[參考資料]
三十七菩提分,釋從信
中阿含經,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. 1, No. 026,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(CBETA)
雜阿含經,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. 2, No. 099,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(CBETA)
金剛經,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. 85, No. 2732,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(CBETA)

沒有留言: